2015年9月30日 星期三

最強輸家爭奪戰─《德國蟑螂牌(Cockroach Poker)》

  遊戲中有贏有輸,在遊戲當中享受盡力打敗對手或是被對手蹂躪的快感,是讓遊戲好玩的一項重大因素。在此先不看大家一起贏或一起輸的合作型遊戲,對於就是要分出個高下的競爭型遊戲,對於什麼是贏、什麼是輸的設定,很有趣的也影響了玩家在遊戲中的感受與決策過程。以下把遊戲從極度注重「贏」的一端排列到極度注重「輸」的一端光譜上的可能性列舉一下,玩家在遊戲中感受到什麼呢?

只有一位贏家的遊戲

   在光譜上「贏」的這方最極端的例子,就是只有第一名,剩下來的名次都不重要的設定。代表性的例子有著名的卡坦島(The settler of Catan)、面具舞會(Mascarade)。這幾類遊戲設定都是達到什麼樣條件的獲勝,但是因為大家使用的策略不盡相同,除了遊戲中規定出來的第一名之外。不一定能夠很清楚的排出第二之後的名次,像是卡坦島說不定實質上第二接近獲勝的人是下回合可以搶到最強道路與最大軍隊的人,在這狀況下就不一定是分數第二高的人。又或是在面具舞會中,除了收集到13塊錢獲勝以外,也有可能有人用騙徒的能力10塊錢獲勝,單純比較遊戲結束時的錢數的話也因為遊戲中錢的流動性太大沒辦法表達出誰是遊戲中表現第二好的人。

  在這類的遊戲中,一個很容易會出現的現象就是大家都在防止目前最有優勢的玩家達成勝利條件。常常會出現如果我這回合不阻擋我的下家,我的下家就會直接獲勝,因此我只好犧牲我回合中可以做的其他選項來專心防止下家獲勝,這可能並不是對我有利的選項。除了贏家以外的玩家甚至可能建立起一種同仇敵愾的革命情感,但很有趣的,當最有優勢玩家的寶座換人後,曾經的敵人變成朋友、朋友變成敵人,大家再來一起對抗新的假想第一名。不過因為拿到第一的機會本來就不高,所以有時也會覺得沒有贏也沒關係,很早就做好不會贏的心理建設了。整體而言有點像現實中贏者全拿的模式下,就算自己贏不了,也會想盡力防礙所有其他人獲勝的狀況。

從第一名排到最後一名的遊戲

  這個設定雖然看起來很平衡應該在光譜的中間,但因為大家目標都放在爭奪盡量前面的名次,整體關注的焦點傾向「贏」的方向,大部份有計分規則的遊戲都在這個類別中,因為實在太普遍就不特別舉例了。這一類的遊戲除了第一名之外還可以看出所有玩家相對的表現,接近於現實中比較與競爭的經驗,也因此在遊戲中各個玩家的個人性比較強,比較可能各自獨立發展,遊戲的結果讓人覺得就像把所有玩家某個能力值做排名一樣。和前一類大家都針對第一名的狀況不同,除了第一名玩家要保持優勢以外,玩家通常把假想敵設定為排名在自己前一兩位的人,一步步的讓自己的排名往前靠。

一群人贏剩下的一群人輸的遊戲

  這一類比較接近光譜的中間,輸贏同樣明顯的設定。每個人都只有贏或輸兩種可能性,沒有中間地帶,但大致上每個人輸贏的機會是一半一半。被歸在這類型的遊戲大多是陣營遊戲,像是抵抗組織(Resistance)還有最近我很喜歡的一夜終極狼人(One night ultimate werewolf)。雖然是分成兩大陣營彼此對抗,但通常因為會加入隱藏身份的設計,讓各玩家並不清楚誰是敵人誰是盟友,因此個人性也很高,遊戲的賣點在每個人鬥智鬥心機搞定隱藏身份背後的真相。當然,除了自己進入狀況,也需要有同樣能配合的隊友,往往會讓人有「寧可遇到神一樣的對手,也不要遇到豬一樣的隊友。」的感慨。

  相對於前面幾類,這樣的遊戲就會讓人有比較明顯的「輸了」的感覺。不過往好處想在隨機的分布下,通常兩邊的陣營實力也不會差太多,加上輸贏的感覺是屬於一整隊而不專屬於個人,就算輸了還有人一起來悔恨一下。有種團隊體育競賽的感覺。

只有一位輸家的遊戲

   以上講了這麼多的分類,總算進入到這篇文章的主題─位在光譜的另一端的「只有一位輸家的遊戲」。德國蟑螂牌(Cockroach Poker)就是這個類型很有代表性的遊戲。最主要的設定就是只要讓某個人達到輸掉的條件遊戲就結束,那個人成為唯一的輸家,如果大家還在乎誰贏了的話,剩下的人算贏。

  乍看之下,好像就是「只有一位贏家的遊戲」的相反。但是玩家在其中的反應卻相當的不一樣。在決定贏家的遊戲中,大家會努力削弱第一名的實力,但是一個第一名垮下來了,自然會有另外的人成為第一名。但在決定輸家的遊戲中,大家會努力打擊最後一名確保他無法翻身也確保自己不會成為最後一名,在大家這樣的心態下,一旦進入排名最後的前幾位,明明都已經是相對劣勢了,卻還要面對其他玩家的猛烈攻擊,要翻身可是難上加難啊!

   在這裡先介紹一下德國蟑螂牌(Cockroach Poker)這款遊戲,概念就是想辦法誤導對手。遊戲開始時每個玩家都會拿到一手的牌,牌的背面都是一樣,正面則是八種害蟲或動物(以下統稱為害蟲)中的其中一種。目標是盡可能不要在自己面前累積害蟲卡。從一個玩家開始,選擇一張手牌蓋著傳給任意一位玩家,做出「這張牌是某某害蟲。」的宣言。收到牌的玩家可以選擇猜是或不是,如果猜中了則傳牌的玩家把牌打開放在自己面前當做懲罰,如果猜錯了則猜牌的玩家受懲罰。收到牌的玩家有另外一個選擇:偷看一下傳過來的牌的內容,再蓋著,做出新的宣言(是不是和之前一樣沒有限制)再傳給下一位沒有看過牌的玩家。以此類推。受到懲罰把牌開在自己面前的玩家會成為下一個出牌的玩家,一直到有玩家面前收集到四張一樣的害蟲牌,或是沒牌可出而成為輸家。

玩家們的生存策略
牌背,上面是八種不同的害蟲

  由以上「只有一位輸家的遊戲」理論,玩家對面前害蟲牌最多最接近出局條件的人可是極盡落井下石之事,為了拉開差距確保自己不會「領先」。在產生輸家的遊戲條件下,各種不同的玩家也有各種不同的生存策略。

  一個最簡單就可以想到的是利用規則中當要傳牌時不用按順序,可以任意選傳牌對象這點。只要成功的保持低調融入環境的背景,讓其他玩家不小心忘了你的存在,忘了可以傳牌給你,你就成功了。這時就可以隔岸觀虎鬥,一邊欣賞各個玩家絞盡腦汁用各樣線索、表情判斷到底牌面是什麼,努力掙扎活下去的畫面,一邊慶幸自己不用受這樣的罪。除了不要不小心看這個狀況看的太開心笑太大聲被別人注意到,並且遊戲參與度會有點低以外算是相當好用的方法。

  另外一個策略就是觀察玩家的反應,有的玩家會很積極的直接猜測傳到面前的牌,但也有些玩家會選擇不要自己做決定,看過牌以後再給別人。通常傳給後者,期待他傳下去。只要他真的看牌傳下去了,風險就在他還有他傳牌的對象之間,自己這回合就安全了。有的時候搭配一些話術增加對方的不確定感與壓力,更有機會讓對方照自己的計畫行。相對的,習慣傳牌給別人的玩家,如果沒有很成功的使用保持低調戰術,則有更高的可能會被別人當做傳牌的中介來利用。
面前堆了許多害蟲卡的「領先」狀態

  反過來說,也可以特地表達出只要有牌傳過來,我就會直接猜牌不會傳下去的態度。警告大家要傳牌給你可以,那就兩個人一起來負擔被懲罰的風險。這樣就可以避免掉使用上面這種觀察臉色型策略玩家的挑戰,但是缺點是會在遊戲中變的太高調,而變成大家想要圍攻的對象。

  當處於弱勢時,就像前面所說的,是很難翻身的。最弱勢的玩家通常剩下來的策略,是努力攻擊倒數第二的玩家。目標是把倒數第二的玩家拉到和自己差不多慘甚至比自己更慘的狀況,這樣就多了一個人來吸收大家的攻擊。理想狀況是創造出新的最後一名之後轉職走低調路線。

現實中的輸家爭奪戰

  仔細想想,以上這些現象,其實反映了許多社會群體的互動模式。本來在大家自由發展,類似於排名遊戲的狀況下,就已經會發生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狀況了。如果再更加強調「輸家」的存在,則更會讓狀況比較不好的進一步惡化。像是如果團體中出現罷凌的狀況,很可能有許多的人抱持低調不惹事獨善其身的態度。也可能選擇欺善怕惡模式,選擇利用團體中比較不會正面衝突的對象。總之,大家都不希望自己是那個被罷凌被欺負的角色。以上的例子比較極端一點,有的時候也許不一定是這麼嚴重的狀況,但是很微妙的「只要有別人比我糟,我就覺得自己還不錯」的想法,也會造成類似的現象,讓我們在別人狀況不好的時候袖手旁觀。

  但是,現實生活並不像有確定規則的遊戲,其實並沒有「只有一個輸家剩下都算贏」這回事。當在現實中進入了輸家爭奪戰的狀況,反思一下是不是被這個規則框住了。如果把「沒有人是輸家」的遊戲精神帶到現實中,又會變成什麼不一樣的狀況呢?

===============================================================
以下是帶領體驗式查經時的設計問題與流程

桌遊:德國蟑螂牌(Cockroach Poker)

情境:大家耍心機的吹牛遊戲。

信息主題:照顧弱勢

經文:申命記24:17~22

遊戲時間:規則介紹加上一場遊戲約20分鐘,可以考慮玩兩場讓大家清楚遊戲的情境。

反思問題:
1‧剛才最後輸掉的玩家發表一下感言?

2‧請大家分享一下,剛剛在遊戲中你用了什麼樣的策略來避免成為最後一名呢?
  引導方向:盡量避免玩家朝「如何分辨謊言」的方向分享,收集彼此間強弱與互動關係。

3‧剛才有沒有人特別覺得被大家圍攻呢?分享一下當時的心情,你覺得大家在圍攻你的時候心裡在想什麼呢?
  引導方向:讓玩家自由的分享遊戲中的經驗。

4‧為什麼當一個人面前的害蟲卡「領先」了以後,通常會持續領先下去?領先的人有沒有辦法擺脫這樣的狀況呢?

  轉化語:這個遊戲很特別是「只有一個輸家」的遊戲,在這個前提下,很合理的大家也很努力的讓已經「領先」的玩家繼續「領先」下去,以免自己成為輸家。


5‧現實生活中,有哪些狀況類似於這種「只有一個輸家」的遊戲呢?
  引導方向:其實現實生活中並不一定存在只有一個輸家的規則。


6‧由剛才的遊戲經驗,推想在現實生活中,如果一個人落入了弱勢的地位,為什麼很難擺脫這樣的處境呢?

7‧我們有沒有在哪方面助長「只有一個輸家」的模式呢?
  引導方向:這題比較困難也需要玩家的坦誠,帶領者可能需要先分享自己的經驗,像是期待別人表現的比自己差讓自己安心之類的。

8‧有沒有人願意分享自己處於弱勢狀況需要幫助的經驗呢?

  轉化語:我們知道在自由發展下,很容易出現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狀況,處於弱勢地位的人會更加難保護自己。因此在聖經中,神也特別要大家注意弱勢者,我們一起來讀以下的經文。

查經:申命記24:17~22
17你不可向寄居的和孤兒屈枉正直,也不可拿寡婦的衣裳作當頭。18要記念你在埃及作過奴僕。耶和華─你的神從那裏將你救贖,所以我吩咐你這樣行。19你在田間收割莊稼,若忘下一捆,不可回去再取,要留給寄居的與孤兒寡婦。這樣,耶和華─你神必在你手裏所辦的一切事上賜福與你。20你打橄欖樹,枝上剩下的,不可再打;要留給寄居的與孤兒寡婦。21你摘葡萄園的葡萄,所剩下的,不可再摘;要留給寄居的與孤兒寡婦。22你也要記念你在埃及地作過奴僕,所以我吩咐你這樣行。
 
9‧在這段經文中,有哪些「弱勢者」呢?在當時的時代,這樣身份的人有什麼不方便的地方?
  可能的答案:孤兒、寡婦、寄居的。

10‧神吩咐以色列民要怎麼善待這些弱勢的人呢?你覺得這樣的要求容易做到嗎?為什麼呢?

11‧在經文中找找看,「為什麼」神要以色列民善待弱勢的人呢?這顯明了什麼神的屬性呢?

12‧我們現在的時代,有哪些弱勢的人呢?我們可以怎麼幫助他們?

  禱告:主啊!謝謝你讓我們在這模擬的「只有一個輸家的遊戲」情境中看到,處於弱勢狀態的人很難靠自己的能力脫離。幫助我們,不讓我們內心的比較與爭競使我們造成別人的不幸,也不讓我們的旁觀與冷漠助長這樣的狀況。讓我們有從你而來的愛,知道身邊有哪些需要幫助的人,創造「沒有人是輸家的世界」。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備註:
◎在轉化的時候要強調「只有一個輸家的遊戲」為大家行動的前題,避免玩家有被定罪的感覺。
◎注意讓玩家不要專注於說謊與拆穿謊言的體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